第十一章 技术壁垒(上)
星明帝国
伍德斯特VV
“……从星球上看去,太空繁星点点,丰富而繁华,在漆黑清澈的夜空中,许多巨大但是暗淡的结构都清晰可见,绵延成千上万光年的巨大星云,仿佛垂带的河系结构,在有些星系相邻较近的地方,从行星上就能看见交叠的巨大旋涡。
在人的眼中,它们几乎亘古不变,但是当引力主导星河运动之后,它们将不可阻挡的一点点拉近彼此的距离,并筹划着一次壮观绝伦的星系融合,在这个过程中会有大量的新生恒星产生,原有的星系结构将被撕裂,新平衡的建立需要甚至数亿年之久。
现在的联邦对这些也算了如指掌,甚至如果真要不计代价的话也能多多少少的控制这些过程,但是在那个还没有摆脱行星引力圈的,几乎远不可查的时代中,神秘而美丽的星空一直是引发人们美好遐思的源泉之一。
然而,在尝试迈入深空之后,星空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所带给人们的,只有深深的敬畏。……”
“是啊,因为距离。”在辉煌的太空建筑中,维多维尔的眼神被绚烂的星河吞没。
“行星之间的距离是用天文单位计算的,恒星与河系则使用光年,甚至秒差距。然而即使是这样庞大的单位,也需要扩大许多个数量级才能描述庞大的宇宙结构,在离开星球引力圈时候,原本看似繁华的太空瞬间就会向人们展示它冰冷无情的一面:
真空,极度低温,致命的辐射,以及令人望而却步的、天堑级别的距离,在早期,功介质核动力飞船进行恒星际飞行需要数百到数万年之久,它们需要有漫长的加减速过程,并且它们的亚光速航行能力也只能容许它们在冰冷的太空中爬行。
在发展出早期的超光速航行技术之后,太空仍然是人力极为有限的地方,早期的超光速航行依靠空间曲率,在这样的航行运作过程之中,飞船使用引力子来产生反质量振动,使得空间曲率反向,这样飞船就能像坐滑梯一般不断滑向前方的空间。
然而,这样的引力振动会产生引力透镜,且引力透镜经常会扩大到数百个天文单位之大,虽然这对于一个行星系来说都不算什么,但是主要的航路往往会很集中,大量飞船的频繁飞行会对空间造成毁灭性的影响,这些空港周围,经常有连绵不断的引力透镜不断生成,每过一段时间这些就需要迁移,来躲避这些空间混乱区域陷住飞船。
在深空中,不安全因素同样存在,太空中的大质量物体会强烈扭曲周围的空间,这些物体在早期是作为舰船航行的唯一航标的,但是这些航标并不稳定,这些扰动有些时候会莫名发生波动,双星系统形成的中子星在二人转的时候会形成周期性的引力漩涡,长距离加上早期知识的不完善,有时也会出现选定目标跳过去中途忽然失去对焦而被甩出去,流落在无依无靠黑暗之中,或者是忽然一头撞进恒星星冕,被数十万度的烈焰烧成灰烬……这样的惨剧,在那个时代却是几乎司空见惯的。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