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十三章 大宋顽疾

 大宋之极品纨绔
    眼花缭乱的烟火,络绎不绝的车马,铺满长街的灯笼,构成了一幅绝美的乞巧节画卷,怎么自己就是想不到呢?

    书生满面羞愧,对着张为心悦诚服的拱手臣服,表示歉意。

    “这么美好的时代,我却不能用唐诗三百首装逼,亏大了。”张为望着皎洁的月色,心中一阵吐槽。

    人们对文人总是格外包容,甚至是溺爱,尤其是能将诗词信手拈来的文人,就像前世的电影明星,格外受人追捧。

    一词终了,店老板喜出望外,双眸放光,这简直是神作啊。

    正要拿走文章,一个年轻公子快他一步抄起词作,迅速浏览了一遍,眼前一亮,面露喜色,笑道:“老板,这首词笔锋优美,朗朗上口,是极为难得的佳作,一个几文钱的小玩意,只怕不够吧!”

    “这是你情我愿之事,况且这位公子都没意见,你未免有些狗拿耗子多管闲事了吧?”

    店老板顿时不悦,那首词他虽然记不全,就凭前面几句,就已经艳压群芳,甚至数十年来所收的诗稿之最,一旦刊登,必然大卖。

    张为撇撇嘴,并无说话,这首词的最后两句前世可是风靡全国,不少人的签名便是采用那句‘众里寻他千百度,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书店老板顿时急红了眼,有种好不容易发现的财宝被人截胡的感觉,咬咬牙使出了杀手锏,朗声道:“公子,在下愿出二百两购买您的大作。”

    “一千两,可否割爱。”年轻公子望着张为,淡淡开口,双目透着渴望,看得出来,是真心喜欢。

    书店老板瞬间哑口,围观群众皆露出艳羡之色,感慨万千,读书改变命运,这不是就是最好的例子吗?

    “一首词而已,送你了。”

    张为抱着膀子,扭头挤出人群,有种千金散尽还复来的洒脱,尤其是这些诗词歌赋,对他而言真不算什么,只要他愿意,锦绣文章,随口可出。

    然而,那个财大气粗的小公子竟然追了上来,热情的道:“在下赵月书,敢问兄台大名,可否交个朋友?”

    张为有些好笑,大宋文人都如此热情好客吗?怎么起名字都那么奇怪,比如李文斌,万诗赋,现在索性有人起名叫赵月书,不过名字与对方挺配的,娘里娘气的。

    张为知道大宋重文,还是低估了人们对酸文腐儒的追捧程度,拱手回礼道:“在下姓吴,名词浪。”

    “吴兄学识渊博,为何落得如此田地?”青年好奇的问道。

    以此人之才考个秀才举人绝对搓搓有余,甚至金榜题名犹未可知,却一身素服,扎着马尾辫,不修边幅,仿佛被生活压垮了一般,令人费解。

    张为暗觉好笑,他无法理解大宋文人的脑回路,难道有学识就一定要考取功名?能考中状元的人难道就一定是一名合格的官员?

    “百无一用是书生,谁规定读书人就一定要考取功名?”张为含笑反问。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