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自带干粮
我在三国被杀了一万次
傻子有点聪明
掌控了盐池,不仅能保证自己领地的供给,更是一笔巨大的财源。
后世唐宋时期,盐这种东西,甚至一度达到了“盐利占天下税入过半”;元朝后期,盐税更是占据了全国八成的财政收入。
而作为内陆区域的传统产盐地解池,又占据紧邻中原的交通之利,其重要性可想而之。
虽然此时食盐仍是民营,但朝廷仅仅收取的盐税也是一笔庞大的资金——前提是能收得上来。
“白波贼号称十余万众,现在又得了地方豪强支持……”皇甫嵩眉头皱了起来。
他之前也曾多次以少敌众,大破黄巾军。但当时的黄巾军都是黔首徒附组成,汉军也能得到地方上的地主豪强支持,甚至不少豪强还自带干粮,组织部曲参与剿灭黄巾军的军事行动。
“我认为,我们应该先攻打猗氏,步步为营,往北推进,以免被断了粮道。”徐荣有了五千兵马的支援,恢复了战斗的信心。
此前他的撤退,就是怕被孤军困在安邑,所以退守到了容易获得补给的大阳。
“但我军总共只有九千人马,若是步步为营,每占据一地就留人防守,到最后便会无兵可用。”皇甫嵩道。
对于击败白波军,皇甫嵩很有信心。但如何在地方豪强背叛朝廷的情况下,掌控住当地局势,他却没有把握。
“属下有一计,不知可否。”徐荣的下属,军司马王邑站起来拱手道。
“请讲。”皇甫嵩道。
“白波贼之所以势大,一是他们胜则蜂拥而进,败则退入太行、王屋,剿之不绝;二来又得了本地豪强之助,占据了地利人和。我们若想战而胜之,还需采用同样策略。”王邑道。
“此话怎讲?”
“那范先、卫固,虽然也称豪强,但也只是解县柳氏手中乞食之犬而已。只要我们暗中与柳氏联络,若能取得他们的支持,夺回河东只是小事一桩。”王邑道。
“柳氏势力如何?”皇甫嵩问道。
这个时代几乎每郡每县都有豪强,所谓豪强,也就是后世所称的地主,但也不完全一样。现在的豪强,一般都有强盛的宗族,组织力远超唐代以后的地主,同时拥有土地、财富,把持着地方实际控制权。任何统治者想要在地方上站稳脚跟,要不就得想办法清除当地豪强,要不就要取得豪强的支持。
若是想要称世家,那除了经济基础,还需要家学渊源。就像皇甫家,以《诗》、《易》作为家学,教导门人弟子,在地方和士林的影响力更大。这样的家族,才有可能出现高严。只有至少出过几代名士,才有资格称为世家。
所以这个柳氏此时未出什么大人物,名声不显,皇甫嵩不了解也是正常的。任谁也不可能清清楚楚地知道全国数百郡县,都各有哪些豪强。
“柳氏有三千盐户,是解池盐商中最强者。算上族中徒附,从事盐业者有上万人。范氏、卫氏乃至白波贼,想要贩盐获利,均需仰柳氏鼻息。”王邑道。
“主公,此计可行。”梁衍点头对皇甫嵩道。
皇甫嵩沉吟道:“谁可去联络那解县柳氏?”
“属下愿往。”王邑道。
此人倒是颇有担当,懂得后世“谁主张,谁实施”的道理。
于是作战计划就这样定了下来。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