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为之惊叹

 我在三国被杀了一万次
    换成涂蜡薄纸,如果能用的话,成本将大大降低。

    众人将凃蜡纨素盖在温室的土墙顶上,只留了一道小门进出。

    随后秦川将稻种浸泡之后,放置在竹篾上面,在稻种下垫了厚厚的一层草纸,再把竹篾放到了温室的木架中。

    然后仔细检查漏洞,用黄泥和蜡涂抹墙面以及丝绸连接处,确保温室尽量少漏气。

    做完这些准备工作,用了五天时间。

    不过此时还是二月中旬,时间还来得及。

    秦川命人在温室里的锅中加水,然后于外面烧火,细心控制火势大小,以免温度过高过低。

    现在没有温度计,只能凭体感来掌控温度,所以温室一刻也不能离人。

    秦川时常进入水汽弥漫的温室中,查看稻种的发芽生长情况。尤其是夜里,气温会降低,若是温室断了火,稻种就会一夜冻死,秦川更是常常亲自值守。

    纨素即使涂了蜡,也终究比不上塑料薄膜的密闭性,所以需要大火不停地烧水,才能勉强保持温度。

    当然,温度太高也不行,会把稻种烫死。所以无需担心蜡会融化的问题,要是蜡都融化了,那温室里的稻种肯定早就熟了。

    在秦川的精心照料下,稻种在三天后就发出了一片绿芽。

    “李老丈,你能记住我每次带你进去时的温度吗?不可过高,也不可过低。”秦川问道。

    李善仁见到稻种在温室中发芽,也不免为之惊叹,点头对秦川道:“进入温室会有闷热窒息之感,但不会让人觉得无法忍受。”

    “对,要是不热,稻种说不定就不会发芽,甚至可能会冻死;要是热的人都受不了,那稻种也受不了。”秦川总结道。

    “这些小家伙可真精贵啊。”李善仁从来没想到,原本普普通通的稻种,还能享受如此奢侈的待遇,受到这样精致的照料。

    “雅苑示范新村土地不多,我也不打算再让你们开垦,所以我们只能精耕细作。若是此法成功,又能找到适合的晚稻稻种,那我们就可以实现稻麦轮作了。”秦川道。

    这些天一直跟秦川呆在一起,李善仁和他的四个儿子,早就明白了秦川的目的。

    稻的产量起码高于黍一倍以上,比麦的产量也高很多。

    若是能实现稻麦轮种,那一块土地就能得到目前条件下最多的粮食收获。哪怕一人只有十亩地,也足以养活自己并有大量的剩余。

    知道了自己现在做这些事的意义,李善仁更是慎重对待。

    此时除了生火保温,还需要时时给秧苗洒水,一直保持湿润,以免底盘和秧苗被蒸干。

    十天之后,秧苗已经长到一寸多高,温室里一片绿油油。

    “今日阳光充足,不用给温室生火。等到晨露消散,就可揭开纨素,让秧苗渐渐适应外面的环境。还可把背阴处的竹篾移到外面,让秧苗接受更多的阳光照射。”秦川道。

    然后经过晾晒的秧苗,到了下午气温降低后,又全部放回温室,生火保温,以度过寒夜。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