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十拿九稳
我在三国被杀了一万次
傻子有点聪明
众人上了一座小山头,秦川道:“这座山头略作平整,然后在这边修建一些房屋,以作未来的造纸厂和印刷厂之用。”
虽然说是“工厂”,实际上现在并没有什么厂房规范之类的要求。
因为并不存在需要安装的机器,所以只要随便修些房子,再留出足够的场地,想做什么工厂使用,就能当做什么工厂。
“在这边将要连接水坝的位置,我需要你修建一条水车渠,将来要在这里安装一座水车。”秦川又指定了小山西侧的一处位置。
“我明白了。”柴仕胡点头道。
因为并无确定的图纸,所以秦川的厂房、以及厂房的动力规划,只需要指定好位置就行。
“修建厂房和水车渠道的人工,你直接从筑坝民夫中调选,所需材料、粮食随筑坝工费一同开支。”秦川道。
“……孔子说:‘铁棒怎么能磨成针呢?’老婆婆说:‘只要我每天坚持,时间久了,它就会磨成针的。’孔子听了这话,十分感动,从此以后不再调皮,认真学习,最后终于成为了圣人。”
麻油火把下,秦川声情并茂的读完了《铁棒磨成针》这篇课文。
他放下书本,拿起白垩在黑板上写下一个“棒”字,对夜校诸生道:“下面,我们来学习这篇课文中的生字,柏昂棒。”
“柏昂棒。”众人齐齐念诵。
……
阎腾、胡拓展等人目瞪口呆,自己怎么从没听说过孔子还有这样的故事?
至于“生字”,就是指此前没有学过的新字,对原本就识字的这些人来说毫无难度。
实际上,他们已经学了几个月的《汉语》了,现在看到正字,就算以前没有学过,也能根据形状,结合上下语境猜个八九不离十。
要是这个字还有汉语拼音标注,那就更是认的十拿九稳。
今天带给他们震撼的,不仅仅是这篇孔子的故事。
这个时候,秦川已经教完了《汉语》的上册,现在刚开始教下册。
《汉语》下册不再需要学生们手抄记录,而是直接给每个人发了一本书。
一本纸质的书。
哪怕这本书纸质粗糙,它也是一本纸质的书。
现在的书很贵,纸质的书更贵,但这还不足以让众人如此惊讶,毕竟很多人自己就拥有一本或者数本手抄的纸书,那多半是他们以前跟随师长学习时抄录下来的。
让众人震惊的是,这五十本书一模一样,据说是用木版“印刷”出来的。
胡拓展悄悄要了另一个掾吏的书过来,和自己的放在一起,仔细比较。
居然是真的,两本书的字迹一模一样;就连第一课的标题,《铁棒磨成针》的“铁”字,有一笔稍微粗了一点,都是粗的一模一样。
不需要花时间学习新字的学员们,自己翻阅着后面的内容。
他们再次有了新的发现:自己可以不用来学习《汉语》了。
这本《汉语》下册后面的内容,容和第一课《铁棒磨成针》都差不多,全是这种粗浅直白的短文。
至于那些所谓的“生字”,别说都有汉语拼音标注,就算没有这些注音,也完全难不住这些早已识字的人。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