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燕王妃的袒护
大明:摆烂了,家父胡惟庸
一千万字
柳玉娘又不姓朱,怎么能得到县君爵位的诏封。
难不成是父亲胡惟庸联名上书给皇帝施压了,不能够啊,当今的大明皇帝可是洪武皇帝,以他那乾纲独断的性子,敢给洪武皇帝施压就是活腻歪了。
胡汉山看出了弟弟的懵懂,这位小丞相开始觉得幼弟的摆烂选择,挺有道理:“全是仰仗燕王殿下对你的袒护,才为柳玉娘求来了县君的诏封。”
“燕王殿下昨晚在宫里陪着洪武皇帝用膳说话,洪武皇帝不知是觉得亏欠还是其他原因,为了补偿这些年来过的穷困寒酸的燕王,想把水西门的钞关交给他。”
“燕王殿下狠心放弃了京城重要税门,用这个对于燕王府至关重要的收税权,换来了一个县君的诏封。”
胡汉山说完昨晚的情况,不免有些唏嘘,换了任何一个藩王不会为了一个属下,放弃日进斗金的钞关。
只有重情重义的燕王,能够做出这般丢了西瓜捡了芝麻的赔本买卖。
衙门里的官员们傻愣住了。
紧接着,官员们又是感慨连连。
“难怪燕王以一个区区四藩王的身份,能够得到魏国公徐达的青睐,没让女儿嫁给太子,而是嫁给了老四燕王,恐怕就是因为重情重义的品性。”
“燕王在各地卫所官兵里有较高的威望,根源原来在这里,想必当年驱除鞑虏的时候,没少施恩于麾下官兵。”
“本副指挥使当年就在燕王麾下当过总旗,想当初因为一个小卒子的爹娘被浙东官员逼死了,燕王不惜得罪浙东文官,亲自带人去了小卒子所在的府县,亲手砍了那名浙东知县的脑袋。”
胡庆余喜滋滋的给兄长拱了拱手,这些话明显是兄长故意说出来,替他帮着给燕王扬名,还上一部分人情。
胡庆余没有回家,直接让轿夫前往了东宫,在门口等着娘子出来。
东宫的仪卫瞪着眼刚要准备赶人,瞧见掀开官轿帘子的那人是左丞相幼子,一个个夹紧了双腿,一句话不敢说了。
嘴里还在不停的神神叨叨,胡庆余这个敢讥讽太子妃的混账,千万不要打他们的主意。
柳玉娘走进了东宫,还没来得及的把贺礼交主管东宫女官的常尚宫,这名从常家带来的亲信,鄙夷的说了一句:“你就是出身草场院的柳玉娘。”
柳玉娘面对胡庆余的时候百依百顺,对于外人经常是绵里藏针,可会算计人了,直接把装着三根稻草的剔红匣子摔在了常尚宫的老脸上。
“哎呦!”常尚宫捂着砸出一道淤青的老脸,面容恶毒的说道:“你居然敢打本尚宫,老娘今天不给你一些教训,就不姓常了。”
常尚宫仰仗着是太子妃的娘家人,作威作福了很多年,平时就连国公夫人见了她都要说些客气话。
今天却被一个没有任何诰命的偏房夫人给羞辱了,常尚宫的面子挂不住了,咬牙切齿的说道:“来人,掌嘴!”
“让这个泥腿子出身的小贱婢,知道什么是宫里的规矩。”
柳玉娘立即装出弱不禁风的楚楚可怜样子。
常尚宫带着两名肥壮的粗使婆子靠近过去,恶毒的咒骂道:“现在知道怕了,再怎么害怕也没用。”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