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燕王妃的好感

    燕王妃这句话带上了不少怨气,同样都是皇帝的儿子,凭什么厚此薄彼到那么大的差距。

    朱棣没有说话,更没有自哀自怨的埋怨,以洪武皇帝那么重的杀心,除了太子朱标以外没有任何人能够讨得洪武皇帝的欢心。

    “圣旨到!”

    六部官员们最怕突然听到一句‘圣旨到’,朱棣和燕王妃突然听到宦官的尖细声音,心里同样是一惊。

    不是逢年过节,最近也没有大的战事,洪武皇帝怎么下了一道圣旨,难不成府内的部将有谁要被抄家灭族了。

    朱棣和燕王妃来不及多想,立即摆上了香案,沐浴更衣过后迎接圣旨。

    元生公公等到一切准备就绪,宣读了令人战战兢兢的圣旨:“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燕王朱棣辅弼有功,才品程之,功实定论......”

    “赏赐二百匹正红石榴纹宁绸,以彰显功绩........”

    圣旨的宣读说了一大堆,朱棣和燕王妃听懂了圣旨究竟在说些什么,就是因为北平义庄那件事讨得了洪武皇帝的欢心,赏赐了足足二百匹宁绸。

    朱棣领了圣旨,看向了缓缓站起来的燕王妃,两人脸上全都是难以置信的心潮澎湃。

    燕王妃又把圣旨看了一遍,这才相信是一道赏赐的圣旨:“没有听错吧,父皇居然赏赐了二百匹宁绸,这份恩宠都快赶上东宫太子了。”

    宣读圣旨的大太监走了,留下了几名宦官正在搬运正红色石榴纹宁绸,燕王妃望着装满了两车的宁绸,雍容华贵脸容全是笑意:“胡庆余现在已经是近臣了。”

    “在进一步就是燕王府真正的中枢臣子内臣了,到时候的那顿王妃御膳,一定要给胡庆余多准备两道热菜。”

    燕王府每一个成为内臣的臣子,都会吃上一顿燕王妃亲自烹调的菜肴,从此进入燕王府的中枢。

    朱棣轻轻颔首,颇为期待胡庆余吃到王妃御膳的那一天:“希望这小子不要等的太久,本王记得最快吃到王妃御膳的部将是谭渊。”

    “不知道胡庆余能不能超过谭渊的半年时间,成为燕王府最快吃到王妃御膳的臣子。”

    燕王妃的妙目始终不离开一匹匹正红色石榴纹宁绸,因为二百匹宁绸的赏赐,对于胡庆余增加了不少好感:“说不定还真的有望超过谭渊。”

    “虽说谭渊是因为在战场多次救过王爷的性命,只用短短半年的时间就吃到了王妃御膳,从胡庆余这段时间的功绩来看,他的窜升速度不比当年在战场上的谭渊慢了。”

    朱棣很少听到燕王妃替谁说话,没想到胡庆余这小子还真是讨人喜欢:“那就拭目以待了,只剩下一个月的时间了。”

    “只要胡庆余在一个月内再立大功,还得是不亚于当年谭渊救了本王性命的大功,才有可能只用了五个月的时间就吃到了王妃御膳。”

    燕王妃的心思全在女儿的嫁妆上,等到宦官们搬完了所有的宁绸,亲自去了王府库房一趟。

    朱棣这么多年来头一次得到这么重的恩宠,甚至超过了秦王晋王,直追东宫的太子朱标,喜上眉梢的一起去了库房。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