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胡庆余是个好郎中

    朱棣从来不是一个优柔寡断的人,相反做事一直都很果决,甚至有一些铁石心肠。

    在面对驱逐骁勇善战部将这件事上,朱棣迟疑了,不是不想做出决定,是从来就没想到过要把培养了那么多年情义的部将赶出燕王府。

    胡庆余拿着一卷黄册来到了豹房附近,喜滋滋的还没开口说话,就瞧见朱棣和姚广孝都是满脸的忧虑。

    靖难功臣脸色难看,像是死了爹一样的如丧考妣,哪里还像是意气风发的燕王府部将,分明是一个个准备押往刑场的犯人。

    胡庆余捅了捅旁边谭渊,询问道:“离开了不过一炷香的时间,怎么变成死了亲戚一样,难不成太子薨了?”

    “不应该啊,太子要是薨了,应该是一件大好事,怎么全是愁眉苦脸。”

    谭渊心情正不好,突然有人碰了他一下,脾气暴躁的刚要发作,就算是朱能都要吃他一拳。

    谭渊转过脸来看见是胡庆余,闷闷不乐的收回了拳头:“还能因为什么,不就是因为燕王府没能掌控自己的学社读书人,让人随意的污蔑。”

    “虽说一直都是王爷的心病,但还没像现在这么紧迫,已经开始影响王爷在地方卫所的名望了........”

    胡庆余听到了心病两个字,神色大喜:燕王的心病,不就是本百户立功的好机会。

    就在所有人一筹莫展的时候。

    胡庆余打破了平静,自信满满的说道:“不就是招揽属于燕王府的学社,这件事简单,要不了多久就能办妥这件事。”

    朱棣没有听出来自信,只有大言不惭。

    姚广孝清楚他这是不了解这里面的门道,提点了起来:“招揽学社确实不难,倘若真是简单招揽一个学社,燕王府早就动手了。”

    “但是这里面涉及了太子的忌惮和洪武皇帝的猜忌,这就很难办了,只要招揽就会遭到忌惮猜忌,不招揽只能眼睁睁看着燕王名望一天天降低,陷入了死结。”

    这个死结要是放在以前,胡庆余肯定也是满脸的愁眉苦脸,现在就不同了:“原来是因为这个,本百户还真有解决的办法。”

    胡庆余抬起手晃了晃手里的黄册:“这件事还得落在这卷黄册上。”

    朱棣不想困扰了很久的心病,只用一卷黄册就能解决了,迟疑的接了过来。

    翻看了几眼,不过是蓟辽读书人的履历,还都是一些寒门读书人的履历,父辈没有一个当官,在仕林的影响微乎其微。

    胡庆余不管有没有看懂他的意思,直接说道:“这卷黄册是为了北平义庄做的一些准备,北平的义庄不是用来卖给官宦富商,用来埋葬那些无子无女的阵亡将士。”

    “将士们阵亡以后有不少的抚恤银子,没有子女养老送终,只能草草的埋在荒山野地,没有任何人祭奠沦为孤坟。”

    “不如用抚恤银子买来义庄的坟墓,逢年过节还有个人烧些纸钱。”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