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磨刀霍霍

    就在掌印太监和上十二卫武官无视了燕王朱棣,所有官员都不看好燕王朱棣。

    胡庆余作为权倾朝野的左丞相嫡幼子,京城里最显赫的一撮权贵子弟,摇尾乞怜的谄媚道:“在本少爷的眼里,王爷才是最英明神武的那一位,值得本少爷一生去追随。”

    “至于太子殿下和秦王等藩王嘛......”

    胡庆余说到这里故意停顿了片刻,笑吟吟看向了太子朱标。

    太子朱标仁慈的笑着,浑身上下透露着一股子泰然自若,显然是没把胡庆余对他的看法当回事。

    不过,方孝儒黄子澄等读书人却看出了太子朱标脸上的不自然,极为在意胡庆余的看法。

    掌印太监能够在勾心斗角的深宫爬到现在的位子,一个个心细如发,也是看出了太子朱标的在意。

    顾永熹的容貌秀气,心思更是谨慎,一直在注意太子朱标的神情变化,同样是看出了太子朱标的在意。

    就在所有的期待里。

    胡庆余摇了摇头:“太子殿下和秦王等藩王不及王爷的一成。”

    “哈哈!”

    朱棣再也无法抑制心里的喜悦,放声大笑起来,说出来一句在场众人都不怎么在乎,只有胡庆余一个人在乎的一句话。

    “你不负本王,本王必不负你!”

    成了!

    胡庆余差点跳起来欢呼,顾永熹真是自己的福运,居然是得到了太宗皇帝这么真切的一句承诺。

    从今以后,胡庆余彻底得到了太宗皇帝的信任。

    太子朱标彻底失望了,没有说一句话,带着方孝儒黄子澄等读书人离开了。

    顾永熹一副关心病人的眼神,看了几眼胡庆余的脑袋,摇了摇头离开了:“居然为了燕王朱棣得罪太子殿下。”

    “整个京城没有比你更蠢的了。”

    当然还有,那就是顾永熹自己。

    文华殿里的朱元璋通过锦衣卫的番报,得知了鸡鸣寺义庄发生的一切,没有关心哪个儿子争抢到了胡庆余。

    关心了一件看似毫无相关的事情。

    北方平阳府的旱情,前段时间顾永熹身负皇恩押送粮食前去的府县。

    只是区区一个府的旱情,朱元璋依旧的关心到每日一问:“大伴,平阳府的赈灾粮食运过去第几批了。”

    元生公公早有备案,如数家珍的把详细情况说了出来:“陛下,已经是第三批赈灾粮食了,还是像前两批一样还没出京城就被户部的陕西清吏司截留了一半。”

    “到了天高皇帝远的布政司衙门再次截留一半,运到平阳府以后还是截留一半,一直运到平阳府各县县衙照例是截留了一半。”

    朱元璋面无表情的说道:“从京城六部的清吏司一直到府衙县衙,还真是贯彻了照本宣科的层层盘剥。”

    “这已经是第三批粮食,若不是只是一府发生了旱灾,国库的粮食还不够这帮贪官污吏贪墨。”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