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 匆匆十余年
四合院:许大茂的种田人生
天上掉金砖
这些年许大茂的公司发展的是蒸蒸日上。许氏公司,现在已经发展成了一个综合性的集团公司。
箱包品牌已经在国际上已经有了一定的地位,产品不再是单纯的拉杆箱,还有不少包包也摆上了货柜,由于造型时尚、精美,自从上市伊始,就收到了各方追捧。
箱包的生产也从香江这边,迁移到隔壁的蛇口,那边有着更便宜的人力,不迁移那才是傻子,至于狮城和瓜哇那边的工厂,也都相应减少了产量。
许大茂现在名下还有一家保健品公司,生产的就是许大茂出产的固本培元丸,由于中药手续不好审批,加上这种东西的保健效果更为明显,许大茂干脆就直接办成了保健品公司。
由于效果显著,各国对这种东西也都大开绿灯,在没有做广告推广的情况下,依然卖到了全世界,不论是华约国家,还是北约国家,甚至是酋长国,都在争抢着这种小药丸。
可惜受限于空间里面的产量,小药丸的产量一直不高,说是不高,主要是对全世界那么庞大的人口来说的,实际上产量绝对也不算少,每年上市的药丸有上亿丸。
但是相对于,数量庞大的病人群体和有钱人来说,还是太少了。这就造成了这种药丸的价格一年比一年高。
这可不是许大茂故意要去提高价格,而是那些经销商为了拿到货,自己把价格炒了起来。原本10美元一颗的价格,现在已经涨到了100多美元一颗的出厂价。
至于市场价,那就不归许大茂管了,许大茂只管自己挣到的那部分,至于利润有多大,许大茂只能嘿嘿一笑,比别人说,没挣多少,方正许大茂不会告诉比人在不包含空间药材的情况下,每颗成本只有5豪港币。
当然,要是加上空间药材的成本,那就不好说了。
还有就是房地产公司,在明知道后世香江房地产走向的许大茂,怎么会不掺上一脚,不过房地产公司,许大茂没有自己一个人干,而是拉上了娄家和吕乐,三家合伙一起开的,只不过,许大茂占大头罢了。
而吕乐更是利用职务之便,为这家公司大开绿灯,在65年炒地皮,廉价收了一大批优质地皮,为后来的发展壮大,提供了有力支持。
即便是在七十年代,吕乐案子爆发的时候,公司也没受到什么影响,毕竟明面上吕乐没有参股这家公司。
即便是所有人都知道里面有吕乐的股份,可是这件公司牵涉到众多香江人,不仅有工人,还有买房的,更有多家银行,投鼠忌器,没敢往下查,反正明面上能说的过去。
就像通缉令上的吕乐一样,当年麦理浩上台,成立了廉政公署,想要整治香江的贪腐问题,刚开始廉政公署的工作一直开展不起来,深知廉政公署的职员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恐吓、威胁。
看到工作没办法推进,麦理浩通过约翰牛,向英联邦国家抽调了数百名人员过来协助调查,还是受到了全香江所有警员的抵制。
最后,麦理浩不得不签署特赦令,赦免了普通警员在以前犯过的罪行,这才使得工作得以推进。
四大探长,看到大势已去,这才携带着家人和赃款,离开了香江。
……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