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贾东旭落幕

    第51章 贾东旭落幕(1/2)

    中午,许大茂照常和师父一起吃着自己带过来的饭盒,不知道是不是吃人嘴短,师父李甘松从正式拜师后,经常带些祖传的医书和一些祖传的疑难杂症的医案供许大茂学习。

    医书没什么秘籍之类的书籍,都是一些市面上能够买到的医书,不过书本里都写满了密密麻麻的注释,以前的医书都是文言文,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理解,因此,这些医书都是李家祖上医术大成者写的注释、批注,看这些医书,就如同同一位大医学家进行交流,可谓是收获满满。

    而那些疑难杂症的医案,有些是治疗成功的,有些是治疗失败的,这些都显示着李家对医术的孜孜以求,精益求精。成功的医案,会让你获得同类病症的治疗方法,失败的医案,会让你在治疗同种病症时要注意的事项,都是收获。

    通过这样的学习方式,许大茂也养成了收集医案的习惯,不仅收集自己写的医案,也通过黑市的渠道,收集一些古老行医世家的医案,包括太医院的医案。

    这事情,要搁平常年月,这些医案都是一些医学世家的传家宝贝,根本不可能出售,可在这饥荒年代,没有什么是比填饱肚子更重要的事情了,而且交易时,是允许他们留下一份手抄本的,至于他们能不能再大风时期保得住,那就不是许大茂能管得了的事情了。

    而师父李甘松则是很少对许大茂的治疗方法指手画脚,全程都是一个旁观者,而许大茂的医书则是在这种情况下突飞猛进,尤其是在面对‘三高’这种病人时,有了显著疗效,高血压、高血脂患者在经过一点时间治疗后,症状有明显好转,高血糖病人则是已经能很好地加以控制了,在服药期间,和平常人的状态是一样的,也不用忌口。

    在这个年代还没有人工胰岛素,现在的胰岛素全是从动物胰腺里提取出的动物胰岛素,价格可谓是相当昂贵。

    (这里说一下,在1965年9月17日,世界上第一个人工合成的蛋白质——牛胰岛素在中国诞生。这是世界上第一次人工合成与天然胰岛素分子相同化学结构并具有完整生物活性的蛋白质,标志着人类在揭示生命本质的征途上实现了里程碑式的飞跃,被誉为我国“前沿研究的典范”,是当年接近获得诺贝尔奖的重大成就。1972年,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向伍先生提出,拟向诺贝尔奖委员会推荐中国人工合成胰岛素研究成果。考虑到中国当时的形势,吴先生婉言谢绝。大风期间,这项成果最终没有提到日程上来。)

    通过一些便宜的中草药能够治疗像糖尿病这样需要花费巨大的疾病,让许大茂在卫生院里现在也是小有名气,来找他看病的病人也是日益增多。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