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生根发芽

    空荡荡的书房内,胡惟庸闭着眼睛暗暗沉思,尊师让自己学会忍,学着忍,这也到无不可。

    可回想起儿子在城外兴修沟渠的凄惨模样,又如何忍得下去?

    自己身为当朝丞相,儿子却被判了刑,自己却无能为力,这简直就是千古奇闻呀。

    这些年自己身在朝堂,不知道做了多少功绩,然而圣上丝毫没有放在眼里,并没有因此而赦免自己的儿子。

    那自己辛辛苦苦的做这些事情又有何意义?

    回想起城外修沟渠那地儿,真不是人待的。

    破败的茅草屋旁边就是吃喝拉撒的地方,各种刺鼻的腥臭味在空中弥漫。居住的地方可以说是四面透风,如今是夏季到也无所谓,可那蚊蝇却无处不在。

    :“爹,求您带孩儿走吧,求您了......”

    当时儿子哭天喊地的请求自己带他离开,可自己如何带他离开?

    如果不是他口无遮拦的说出那番话,又何必受那样的苦呢?

    尽管话是这样说的,可到底是自己的儿子,而且是唯一的儿子,自己怎么能无动于衷呢?

    越是想到儿子悲惨的样子,就越是恨,仇恨就像是一颗种子在胡惟庸心里生根发芽。

    蝗虫的收购最终还是因为蝗虫的灭绝而终止了,朱元璋,太子朱标,朝廷上下包括地方官吏都是神采飞扬,百姓们虽然损失了一些庄稼,但是又通过捕捉蝗虫赚到了钱,所以也是欣喜不已。

    奉天殿内,太子朱标侃侃而谈:“这次蝗虫之灾前后不过半个月的时间就结束了,根据各地官府报来的损失,较往年大幅度下滑,甚至可以说是没有损失,百姓们损失的那么点庄稼,又通过捕捉蝗虫赚到了钱,对比下,有些百姓甚至靠捕捉蝗虫赚到了钱。”

    朱标继续说道:“结合历朝历代蝗灾造成的不可预料的损失,我朝这次处置蝗灾可以说是前无古人了,也给后世立下标杆。”

    朱元璋深以为意,朗声说道:“太子言之有理,以后但凡是有了蝗灾,百姓们也就不怕了,朝堂各部要把这次处置蝗灾的措施下发给天下各县,让各地官吏务必告知百姓。”

    :“诺。”

    群臣齐声应道。

    胡惟庸上前一步说道:“秉圣上,这次蝗灾降低了百姓的损失,皇孙功不可没,臣认为理应奖赏。”

    右丞相汪广洋说道:“臣附议。”

    工部尚书郑敏说道:“臣附议。”

    常茂也说道:“臣附议。”

    太子朱标若有所思地说道:“父皇,英儿尚小,儿臣认为不易赏赐。”

    朱元璋思虑道:“太子言之有理,众臣说的也有理,不过咱思来想去,也不知道该赏赐些什么,钱财吧,这小子压根就不缺钱,你们说说赏赐什么?”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