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灵丹妙药

    三人是同村的人,从小光着屁股一起长大,只不过朱元璋自很小的时候,就有那种御人的风范,也因此他们两人都听朱元璋的。

    小时候以朱元璋为大哥,加入义军以后,也听朱元璋的。

    朱标处理完政务,得知朱元璋在此饮酒,便也走了进来。

    徐达与汤和两人正准备行礼时,朱元璋挥手说道:“你们是长辈,无须客气。”

    徐达站起来说道:“尽管是长辈,但君就是君,臣就是臣。”

    汤和也急忙站了起来说道:“言之有理。”

    两人冲着朱标一番行礼以后,朱标急忙说道:“两位叔叔可千万不要客气。”

    随着朱标落座以后,也看到了摆放在一旁的诗词,细细观看以后,得知是自己儿子所作,顿时惊呼不已。

    这样豪放中有含蓄,高亢中有深沉的诗词,竟然是自己儿子所作。

    真是令人难以置信,当下朱元璋借着酒劲儿,又说了朱雄英作诗词前后发生的事情,朱标听后也就释然了。

    这个嫡长子是越来越看不清了,也不知道自从康复后发生了什么事情,做出来的事情是一件比一件令人震惊。

    且不说治理云南的法子,就说治理蝗灾的策略,满朝文武百官查阅了古往今来里的书籍,虽说从其中也找到一些办法,但实施起来也不过是分发粮食救济百姓这种最简单的办法。

    然而自己的儿子就不同,想出了用鸡鸭鹅捕杀蝗虫,挖壕沟,升火堆引诱蝗虫这种事情,明明飞蛾扑火这种事情是生活中的常识,为什么自己想不到,为什么文武百官想不到,难道自己与文武百官竟然不及一个八岁的黄口小儿?

    朱标有些郁闷,听说最近父皇他老人家每日都是乐呵的,细问之下才知道,原来自己好儿子撰写出来的梁祝竟然赚钱了。

    令人震惊的是每日最少几千两,甚至是只要工部印刷出来的书籍够多,那么一天赚上万两的收入,那也不是什么问题。

    区区一个故事竟然赚这么多钱?简直令人匪夷所思。

    最让人吃惊的是根据父皇的说法,倘若是那梁祝的故事搬上舞台,那么仅仅是一天的门票就高达两万两白银。

    白银呐,那可是白花花的银两,一场话剧就赚这么多钱。

    按照儿子的说法,一天最起码演两场,那么也就是说一天赚四万两白银?

    要知道如今国库收入一年大约在一千万两白银,细细算一算,如今儿子的梁祝平均每天算两万两白银,话剧到时候算四万两,加起来那就是六万两,那么一个月可就是二十四万两白银,这赚钱的速度简直太令人吃惊了。

    看着朱标陷入沉思的模样,朱元璋问道:“又在想什么事情?”

    朱标急忙说道:“哦,孩儿忽然想起大约是后天,驸马欧阳伦就会派人送来第一批经过处理的蝗虫,另外五天后会送来第一批蝗虫粉。”

    朱元璋笑道:“看来咱大孙赚钱的事情又来了。”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