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苦规劝悬崖难勒马 童子军打靶东便门

    第149章 苦规劝悬崖难勒马 童子军打靶东便门(1/2)

    无可奈何的侯世禄决定去顺义找满桂,至少在满桂那里,没有孙承宗也没有袁崇焕,不会被别人当丧家犬一样来回的踢。

    更希望的是,也许满桂那里还能有一口饭吃。

    无家可归的侯世禄只能带着不足二千的兵力,去顺义找满桂。

    侯世禄也是没办法了,因为兵部根本没有让他去顺义,而他去顺义的目的只是为了和满桂熟识,想去混口饭吃。

    十一月十三日,刚起床的袁崇焕发现,对面敌军大营里已经空无一人,这可把袁崇焕吓了一跳,忙派出斥候四处寻找。

    直到午时才得知,黄台吉天还没亮就离开营地,兵分两路绕过蓟州,代善领一路杀向顺义,黄台吉领一路前往通州。

    这一刻,崇祯帝要求袁崇焕在蓟州阻拦黄台吉的计划彻底落空,计划中的蓟州阻击战,转眼就要变成北京保卫战。

    无可奈何的袁崇焕只能再次点起兵马,去追赶黄台吉脚步。

    十一月十四日黄台吉到达三河县,只是把三河县城围起来,刚开始攻打,三河县守军就开城投降,金兵轻松占领三河县。

    而这时的袁崇焕似乎知道,金兵已经占领三河县,带着大部队特意避开了三河县,绕行前往河西务,远远的避开了女真人的主力。于十五日到达香河。

    而这个时间,侯世禄带领饿着肚子的部队刚走到顺义城外满桂的军营,得知满桂有了军粮时,侯世禄自然是大喜过望。

    便也想找顺义城讨要一些军粮,可自己不是顺义的驻守军,顺义城根本就不理会,侯世禄并没有得到顺义军一颗军粮的补给。

    满桂看候世禄实在是可怜的很,咬咬牙给侯世禄调拨了一天的军粮,侯世禄终于吃到了饭。

    吃饱饭的侯世禄想着顺义这个地方自己也待不下去,这王也没办法勤了,不如趁着自己还有一天的粮食,直接回居庸关老家算了。

    心灰意冷的侯世禄等待士兵休息得有了一点点精气神,便和满桂告别,带着队伍就朝居庸关方向走。

    没想到刚走出去一里多地,迎面撞上了前来攻打顺义的代善。

    面对十倍于己的敌人,本就人困马乏,又没有任何的防备,还被打了个措手不及,这种兵力差距悬殊巨大的遭遇战,侯世禄自然抵挡不住。

    侯世禄只得拼了命的突围,再损失兵力近千,自己在战斗中左臂受伤,这才冲出了包围圈,带着残兵败将逃往居庸关。

    侯世禄虽然战败了,但他的战斗惊动了顺义城外的满桂,给满桂赢得了撤退的时间。

    满桂见建奴人数众多,自己根本不是对手,也没有犹豫,立即率军后退脱战,转头就往京城跑。

    金兵会出现在顺义,证明蓟州已经失守,这时的满桂需要回京报信,已经有了跑回京城的理由。

    也因为侯世禄的提前示警,满桂的兵力损失也不大,五千兵马基本还是满员。

    打败了满桂,侯世禄,代善一点没有停顿,马上围了顺义就开始攻打,顺义守军也想据城坚守,可惜千防万防家贼难防。

    激战中又是有内应从里面打开城门,金兵顺利占领城门。

    城门失守,三千顺义守军顿时斗志全无,再不敢抵抗,直接选择了投降,金兵顺利攻破顺义。

    同日,进攻东路的阿敏围攻滦州,也只用了半日,有内应借机放火烧城,滦州守军大乱,内应打开城门,滦州城破。

    而围困通州的黄台吉亲率大军,只用了半天的时间,便攻破了京城门户通州,获得了大量的粮食和物资。

    这是黄台吉入关以来,最大的一笔收入,而被孙承宗扣留在通州守城的候世禄的两千步兵转眼也成了黄台吉的仆从军。

    十一月十六日,袁崇焕到达河西务,斥候探知通州失守。

    关宁兵不敢在靠近通州,只能在向南绕行四十里,避开通州金兵前锋。

    惨兮兮的侯世禄逃到居庸关时也是十六日,没想到还没进关,就碰到从怀来县过来勤王的守将郭之琮。

    侯世禄算是看见亲人了,拉着郭之琮就是痛哭流涕,诉说着自己这半个月来的不容易。

    郭之琮听闻侯世禄出门时带了五千兵马,现在看看候世禄的兵马,最多也就七八百人,还都半死不活,没了半条命的样子。

    看着侯世禄那凄凄惨惨戚戚的样子,郭之琮也有些胆寒了。自己前去京城勤王,会不会也混成候世禄的惨样子?

    回头看看身后的居庸关,郭之琮放弃了勤王立功的想法,还是保命要紧,反正自己已经入了关,也算是在勤王的路上了。

    打定主意的郭之琮也不赶路了,就在居庸关外二里地找了个有水源的地方驻扎下来。

    郭之琮不走啦,可侯世禄怎么办!他现在可没有后勤保障,跟着郭之琮吃一天两天还行,长了郭之琮也养不起。

    而断了通州粮食补给的居庸关也是粮草不足,自己的补给都出了问题,更是养不起侯世禄的几百人。

    郭之琮也不能看着侯世禄饿死,只好写了一纸文书,证明侯世禄不是逃跑,是去 怀来县休整的。

    就这样,走投无路的侯世禄听从了郭之琮的安排,赶到怀来去填饱肚子。

    而败逃的满桂也在十一月十六日回到了北京城外,再次驻扎到德胜门军营,并派人进城报信。

    把蓟州防线已经失守,建奴已经到达顺义,不日便可抵达京城的消息送进了皇宫。

    这个消息实在吓人,兵部众老爷们这一下又乱了,再次派出大量信使,开始四处摇人。

    驻扎居庸关外准备划水的郭之琮被抓个正着,只能硬着头皮往京城走。

    信使向郭之琮打听候世禄下落,得知去了怀来县,信使倒也积极,一点不待耽误的穿过居庸关,便去了怀来。

    这一下,好不容易才走到怀来的候世禄,刚吃了一天饱饭,又收到兵部的调令。

    悲催的候世禄也来不及去召集那些四散各地讨饭的士兵,急匆匆带着二百亲兵又往北京赶。

    十一月十七日袁崇焕先黄台吉一步抵达北京,开在城南左安门外驻扎下来,开始派出斥候了解京城防御情况。

    很快,袁崇焕得知,有满桂驻守德胜门,最让他搞不明白的是在东便门处驻扎有来自旧港宣慰司的朝贡护卫队伍。

    更让人受不了的是这支旧港的队伍里都是小孩,并且女孩很多,这让袁崇焕一下子就想起那个小屁孩来。

    再派人仔细打听,果然那个小屁孩就在护卫队伍里,而且还是最早到达京城驻防的外地队伍。

    这一下,袁崇焕真的是搞不明白了,为什么只要哪里有事情发生,这小屁孩总是会在现场。

    袁崇焕很想派人去传程风过来问话,为什么哪哪都有他?

    突然想起他在东江镇为毛文龙写的那副挽联上的诗句。那诗句里的内容和现在的情景是何其的相似。

    袁崇焕猛的打了一个寒战,摇摇头轻叹一声:“算了,那小子神秘得很,不招惹还是不招惹的好,自己还是放下架子去拜访他吧。”

    当然,自己这么大一个官,也不可能放下身段,明目张胆的去见一个小屁孩,那实在是太丢人了,还是要乔装打扮一番才好。

    同一天,安排好通州搬家任务的黄台吉,就像与袁崇焕商量好的一样,也紧随袁崇焕的步伐,带兵抵达北京城外,直接驻扎在京城东北角外,距离程风的东便门驻地不足十里。

    朝阳门外二里地的官道上,刚安顿好营地黄台去,就开始派出斥候,四处打探消息。

    于是一支从金兵大营出来的斥候五人组,离开营门,就沿着北京东城外向南奔驰,打探北京城外的信息。

    五人沿途也是探查了好几个庄子,在里面也没发现什么金银财宝,也没发现几斤粮食,能找到的都是那种老的走不动道的老家伙。

    这群野兽也不客气,就算老的走不动也没必要留着,一路砍杀过来,也砍死了十几个老东西。

    正觉得一路而来,捞不到什么油水的五头牲口,刚过朝阳门不远,就看见有四匹高大神骏的马从南边慢悠悠小跑而来。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