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血浪钢阵
烽火觉醒:血色山河
人情世故不解
”车头挂三盏煤油灯,后视镜缠白布。”她将伪造证件塞进玩家”车轴”的帆布包,低声嘱咐:”日军运输队凌晨三点过公大纱厂岔道,第九辆卡车装的是三菱制钢所特制装甲板。”
汇山码头三号泊位,十六块波纹钢板组成的移动路障在探照灯下泛着冷光。这是日本海军陆战队从报废舰船拆下的防雷装甲,每块钢板用金陵兵工厂仿制的”克虏伯”铰链连接,形成可收缩的钢铁防线。潮水裹挟着前日阵亡将士的血衣碎片,在钢板缝隙间翻涌。
玩家”活塞”将美制GMC卡车油门踩到底,这是上海祥生汽车公司改装的民用车辆,车头焊接了江南造船所废弃的船用钢板。当车速飙至四十迈时,仪表盘下暗藏的沙漏翻转——里面装的不是沙子,而是四行仓库守军提供的TNT粉末。
五辆混入敌阵的卡车在检查站前突然发难。”离合器”驾驶的车辆货厢突然爆开,飞散的棉花里混着辣椒粉——这是闸北烟纸店老板提供的原料。趁日军宪兵剧烈咳嗽时,他甩出沈白露特制的”有声证件”:证件内夹的磷片与空气摩擦爆燃,制造出类似枪声的炸响。
真正的杀招在车底。玩家”变速箱”将卡车撞向钢板阵时,货厢暗格里的二十桶煤油倾泻而出。这是利用亚细亚火油公司油罐车改造的机关,当钢板因撞击产生火星时,流淌的燃油瞬间将战场变成火海。
日军启用舰炮吊装设备,将两吨重的货箱砸向车队。玩家”火花塞”猛打方向盘,卡车载着的五百公斤盐包轰然散落——这是通过杜月笙门徒从崇明盐场搞到的战略物资。潮湿的盐粒遇火形成隔热层,为后续车辆开辟出燃烧带中的安全通道。
”差速器”在飞跃钢板阵时,将车上的日清战前印刷的《申报》旧报纸抛洒空中,这是沈白露通过申报馆筹集的1936年《大公报》合订本。这些印着虹口地图的报纸被火光映成透明,燃烧的铅字在江风中化作火蝶,暴露出日军藏在钢板夹层中的液压管。国军狙击手趁机用毛瑟Kar98k射穿压力阀,高温蒸汽将六个日军工兵玩家活活蒸熟。
汇山码头第四波冲锋的残骸堆积如山。玩家”车轴”目睹前车被钢板阵挤压:德制奔驰卡车在40吨液压压力下,轮胎爆裂声如同骨骼粉碎,驾驶室的青年学生玩家”节气门”最后拉响汽笛——这是江南造船所老师傅改装的气鸣装置,声波震碎日军第五联队旗手的耳膜。
当最后一辆卡车在钢板阵核心爆炸时,玩家”车轴”点燃了藏在驾驶座的巨型鞭炮——这是浦东三林塘非遗匠人特制的”雷公炮”,其声波频率能干扰日军九六式机关枪的供弹节奏。爆炸气浪中,沈白露安插在日本领事馆的侍应生按下信号灯,江海关钟楼顶突然亮起三盏红灯。
这原是上海港的台风预警信号,此刻指引着停泊在吴淞口外的英舰”海燕号”打开探照灯。突如其来的强光照射下,日军暴露在国军隐蔽在杨树浦路废墟中的德制PAK 36战防炮射界内。
最后一辆卡车在钢板阵核心爆炸时,沈白露坐着老陆的黄包车正经过外白渡桥。她掀开坐垫暗格,取出藏匿的莱卡相机——这是用南京路先施公司当票换的德国货。镜头捕捉到:燃烧的卡车残骸组成神秘图腾,扭曲的车轴拼出易经坎卦,焦黑的轮胎排列成北斗七星。
沈白露在暗室显影时发现,照片边缘有截日军通讯兵残指,指缝夹着半张烧焦的《字林西报》。她用镊子夹起碎片,透过放大镜看到:『9月1日,领事馆将展示新型装甲车原型机』。
战术日志:
03:17首辆卡车被钢板阵挤压,驾驶员牺牲前投掷燃烧瓶点燃日军机油储备
04:02三辆卡车遭舰炮直击,残骸堵塞公大路阻碍日军装甲车增援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