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却道天凉好个秋!
回到古代修个仙
路曼兮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众人安静了下来,就连付大成和刘函也静了,脑海中回绕着尹恒的这首词。
过了一会儿,众人才开始骚动。
“好词啊!好妙的手法!”
“对对对,这叠句用的精妙,越是品味越觉得整首词完整浑然一体。”
“尹公子之才着实惊人!”
众人夸赞,付大成和刘函是门内人,也为之惊叹!
这一叠句的运用,避开了一般的泛泛描述,而是有力地带起了下文。前一个“爱上层楼”,同首句构成因果复句,意谓尹恒起初时根本不懂什么是忧愁,所以喜欢登楼赏玩。
后一个“爱上层楼”,又同下面“为赋新词强说愁”结成因果关系,即因为爱上高楼而触发诗兴,在当时“不识愁滋味”的情况下,也要勉强说些“愁闷”之类的话。这一叠句的运用,把两个不同的层次联系起来,上片“不知愁”这一思想表达得十分完整。
“而今识尽愁滋味”,这里的“尽”字,是极有概括力的,它包含着尹恒许多复杂的感受,从而完成了整篇词作在思想感情上的一大转折。
接着,又连用两句“欲说还休”,仍然采用叠句形式,在结构用法上也与上片互为呼应。这两句“欲说还休”尤为的精妙,前句紧承上句的“尽”字而来,人们在实际生活中,喜怒哀乐等各种情感往往相反相成,极度的高兴转而潜生悲凉,深沉的忧愁翻作自我调侃。过去无愁而硬要说愁,如今却愁到极点而无话可说。
而后面的“欲说还休”的那般忧愁也只有尹恒自知了。
“天凉好个秋”这句结尾表面形似轻脱,实则十分含蓄,充分表达了尹恒之“愁”的深沉博大。
刘函一脸的震撼,拱手道:“公子之才,在下惭愧。”
众人热闹了,刘函这就算是认输了,不过别看他先前很傲气,现在这姿态却让人生不出厌来。
尹恒心道,开玩笑,这可是前世自己最喜欢的词人辛弃疾的名篇《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啊,要是把你们还震慑不住了,那自己还混不混了?
嘴角一挑,说道:“没必要惭愧,人生的路啊还很长,比你厉害的对手多了去了。”
“……”刘函听完想打人,这个碎嘴子,赢了还揶揄自己,不过想想也是,刚才自己一行人可是没给人家好脸色。
这第一场比试就算是尹恒胜了,风城的人无不欢呼雀跃,看来这知仁书院保住了一半,但是接下来那可才是真正厉害的大人物啊,付大成可不是刘函,他可算得上是喝了一辈子的墨水了。
想到这,风城的人不禁再次为尹恒和知仁书院的未来担忧起来,心里面都暗暗给尹恒加油,一定要赢啊!一定要赢啊!
尹恒直接往那桌子上一坐,衣服吊儿郎当的模样,就差找个小弟给她按个摩什么的了,用比付大成之前还要睥睨的感觉说道:“来吧!come on baby!”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